鯰魚頭 作品

第173章 有人來,有人想走

 “彈簧的減震效果不好,我們進行過二十多次試驗,最終確認鋼板加橡膠車輪的減震效果最好——”卡爾波夫面帶羞澀,似乎還有點不好意思:“——公爵說過,我們的車輪現在還有很大問題,最好是使用可以充氣的橡膠輪胎,但是我們做不到,困難太多了,這需要更專業的技術。”

 庫克列夫不知道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,他的汽車使用的還是馬車車輪,根本就沒有橡膠輪胎這個概念。

 這也是沒辦法,俄羅斯不產天然橡膠,庫克列夫就算想用橡膠也沒得用。

 海參崴也不產天然橡膠,不過可以從東南亞進口。

 卡爾波夫的汽車,四個輪子的輪輻是鐵製的,輪輻外包裹了一層厚厚的天然橡膠,車輪的寬度也比庫克列夫的車輪寬很多,舒適性大幅提升。

 卡爾波夫的汽車還有頂棚和方向盤,駕駛員前面還有擋風玻璃,這樣一來駕駛員的位置就被包裹起來,不用再擔心風吹日曬。

 在聖彼得堡的時候,庫克列夫對自己的汽車原本信心還是挺足的。

 在見到卡爾波夫的汽車之後,庫克列夫就想把自己的汽車扔了。

 當然庫克列夫的汽車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。

 庫克列夫汽車的傳動機構,明顯比卡爾波夫的更先進。

 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呢,改吧。

 在改動之前,庫克列夫和卡爾波夫先得確認方案。

 達尼拉這時候也加入進來。

 達尼拉這幾天很開心,他和卡努尼科夫都是聖彼得堡大學的教職人員,達尼拉是講師,卡努尼科夫是教授,雖然地位不同,總算是有了可以交流的對象。

 達尼拉擅長的內燃機,是汽車最重要的心臟。

 在聖彼得堡大學,達尼拉想驗證自己的發明很困難,因為達尼拉的

資源有限,聖彼得堡大學沒有足夠的資源供達尼拉調用。

 對達尼拉來說,海參崴機械廠是個大寶藏,不管他有任何奇思妙想,海參崴機械廠的工程師,都可以把達尼拉需要的東西“搓”出來。

 達尼拉終於享受到了約瑟夫當初的快樂,不同之處在於,當初在橡園,為約瑟夫提供技術支持的技術人員只有伊戈爾師徒。

 為達尼拉提供技術支持的,是海參崴機械廠600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。

 米哈伊爾的挖牆腳戰術,正在逐漸展現威力,聖誕節剛過,就有10餘名來自法國的工程師抵達海參崴。

 一個月前,又有20餘名分別來自英國和法國的工程師抵達,他們的到來,對海參崴機械廠的技術能力是一個巨大提升,現在海參崴機械廠已經擁有自己的設計團隊了。

 “這輛車是給王儲的禮物,不會大規模生產,你們別忘記公爵的要求,農用機械和工程機械,才是我們的重點。”達尼拉時刻牢記喬治的要求,現在汽車就算研發成功,也沒幾個人買得起。

 現在的汽車,買了之後還得為汽車配備一個維修團隊才行,故障率的問題不解決,汽車就無法大規模普及。

 反倒是農用機械和工程機械的應用面更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