鯰魚頭 作品

第127章 父子局

喬治其實能不是不能理解。

拆遷這種事,不管到什麼時候,都是很有油水的。

人可以遷走,房子搬不走。

所以羅夫諾現在有的是房子,再來400人也能安置。

“這裡有全世界最肥沃的土地,隨便種點什麼東西就餓不死,會種地嗎?”喬治還是不夠了解哥薩克這個群體。

“會,會的——”伊萬老淚縱橫,哥薩克不是不種地,而是沒有地讓他們種。

帝國傳承300年,土地兼併非常嚴重,喬治在聖彼得堡的莊園有很多荒地,但只要喬治不允許,就沒人敢去喬治的莊園裡開荒。

西伯利亞的荒地倒是很多,可是那裡人煙稀少,帝國給與的保障不足,哥薩克家家戶戶都沒有餘糧,就算西伯利亞的荒地隨便他們開墾,他們也得先度過第一個最寒冷的冬天才行。

哥薩克的困境,真不是哥薩克不努力,而是帝國上下齊心協力造成的。

沙皇需要廉價士兵,工廠主需要廉價勞動力,擁有土地最多的大貴族,寧願放著土地白白荒蕪,不產生任何利益,也不會主動開發,美其名曰田園風光。

他們從未想過,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哥薩克,和工人一樣,同樣都是帝國內部最不穩定的群體。

1917年,聖彼得堡工人起義,奉命前往鎮壓的近衛軍拒絕開槍,沙皇失去了最後一道保障。

絕大部分近衛軍士兵,和那些起義的工人一樣,都是哥薩克。

喬治希望能給哥薩克找到一條出路,讓願意打仗的人去打仗,願意種地的人去種地,讓反賊——

讓反賊去西伯利亞,喬治歡迎。

“那就去吧,這裡的房子隨意你們挑選,我只有一個要求,無論如何,你們必須遵守帝國法律。”喬治不會放任自流,他將這些哥薩克從拉多加湖帶到羅夫諾來,就要負起責任。

這也是對帝國的責任。

伊萬離開後,喬治發現他的貼身衛兵伊萬同樣淚流滿面。

“伱怎麼了?”喬治和尼古拉一樣,關心自己身邊人,他可不想在睡夢中挨一刀。

“公爵,謝謝你——”伊萬的眼淚越流越多,在喬治的印象中,他是個從不流淚的人。

“伊萬是我的父親。”伊萬的話讓喬治大吃一驚,他剛才甚至沒有和他的父親打招呼。

喬治很不理解。

“我現在不再是他的兒子了,而是你的衛兵。”伊萬的話讓喬治震驚,哥薩克都是這麼冷血無情的嗎?

真不是。

哥薩克不是不重視親情,而是傳統意義上,從軍就是出家,忠孝不能兩全,既然選擇忠誠於沙皇,那就斬斷和原生家庭的關係。

這就是很多退伍老兵寧願在城市流浪,也不返回家鄉的原因。

“你在說什麼瘋話,如果你連你父親都可以不要,我還敢把你留在身邊嗎?”喬治從不違背天理人倫,俄羅斯不知道對哥薩克多苛刻,才會形成這樣扭曲的傳統。

橡團第一批士兵就來自沃爾科沃村,這批士兵現在都在橡團服役,喬治當天就為這些士兵批准3天的探親假,並且每人發放50盧布,允許他們回家探親。

命令發出後,喬治不得不在站長辦公室門口,接受沃爾科沃士兵的列隊效忠。

哥薩克人命賤如螻蟻,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。

戰場上戰死的哥薩克,連個墓碑都沒有,死在哪兒,就葬在哪兒。

重傷的哥薩克只能得到少到可憐的撫卹金,根本無法維持生活,很多人無奈自殺。

像葉羅欣這樣有能力接濟袍澤的哥薩克畢竟是少數。

米柳京改制的一大惡果是,導致大量年輕力壯的哥薩克流落在城市裡,他們一無所有,了無牽掛,就像孤魂野鬼,對帝國只有仇恨。

喬治不能眼睜睜看著情況繼續惡化,離開聖彼得堡之前,喬治向軍部表示,如果可以的話,將今年退伍的士兵送往海參崴,喬治承諾會給他們優厚的待遇,不會讓他們流落街頭。

喬治的本意是減少隱患。

軍部卻直接拒絕。

俄羅斯國內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每年的退伍老兵呢,他們是最好的工人,剛剛離開軍隊,思想比較單純,最容易管理,最容易滿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