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湖洗水筆 作品

第六十九章 開識海(上)

開識海,細分下來還有三個小步驟,第一步就是在丹田內,打磨靈力雛形遊絲,使之無限接近靈力形態,第二步就是操縱這股靈力雛形遊絲,逆衝而上,在腦門泥丸宮附近,與靈覺相合,鑄就神識,接著就是第三步,用神識開闢識海。

這第一步說難,也不難!

滄潮子就在他的“章句”裡,有過幾個字的評語,按照石珪理解的來說,滄潮子就是嘲諷,這一步其實很簡單,就是丹田第一次試用而已,但天水宗偏要搞得很神秘,讓大家徒增笑爾。

但《天水太一本義書》裡卻是說,這一步很重要,至於為什麼重要,卻是沒有詳細說,只是提到了靈力雛形遊絲,越接近靈力越好。

石珪當時研學時,也只能是通過“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”的方式,通盤接受了《天水太一本義書》裡的說法,也不再去深究背後的原因,一切照搬書上的辦法即可。

在這一步,通常有兩種做法,第一種方法就是讓靈力雛形遊絲,按照練氣期的心法,在丹田裡溫養淬鍊,這種方法比較合適那些資質高絕的人,新劈丹田立刻就能用來溫養靈力,好處就是通過丹田溫養之後,靈力雛形遊絲能夠最大限度的接近靈力形態,一衝而起,鑄就神識。

第二種方法就是笨功夫,丹田新開闢,尚不能立刻溫養靈力雛形遊絲,只能讓這靈力雛形依舊按照《天水蒙髫觀想吐納法》的行功路線,在身體裡搬運一個周天,再回到丹田處進行短暫淬鍊,然後又重複這個步驟。

而這造成這一切的原因,是因為只有靈力,才能對丹田進行反輔溫養,靈力雛形遊絲作為開闢丹田的工具,並不能溫養丹田,所以資質差一些的人,只能使用第二種方式來淬鍊靈力雛形遊絲。

當然這個原因,在《天水太一本義書》並沒有詳細記載,石珪也是要到很久以後,才知道這一切的緣由。

這第二種方式,只能這樣以打蘸水的方式來運作,主要意圖,就是希望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,靈力雛形遊絲傷害到剛剛成型的丹田。

但這種方式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,那就是靈力雛形遊絲在身體內的遊走,會不同程度治癒身體。

這種好處,對那些選擇使用“靈力絮亂”這種輔助方式,來開闢丹田的人而言,又算得上是一種福利了。

對石珪而言,自己開闢丹田的選擇,已經決定了他只能使用第二種方式,來溫養淬鍊自己的靈力雛形遊絲。

然而,留在丹田處的淺藍色珠子,又讓他生出了一些別的企圖心,也許自己可以利用淺藍色珠子,來直接淬鍊靈力雛形遊絲?

但這種念頭一出現,就被他給暫時按下去了,現在自己只是“知其然”,最好不要亂髮揮,老老實實的選擇第二種方式,來淬鍊靈力雛形遊絲,而且剛才自己的體內,才經歷過靈力爆燃,身體終究還是受到很大創傷,用第二種方式,好歹還能對身體有些幫助。

想到這裡,石珪不由得又有些黯然了起來,他在感慨白山俚語的所謂“計劃沒有變化快”,又是如此精準形容了自己。

原本他也想到了,可能使用在使用靈力絮亂之後,身體會受到損傷,於是,他就已經把自己身上唯一的治療之物,金足天蠶卵的切片都準備好了。

按他原本的設想,只需要把手往懷裡一掏,就能取出金足天蠶卵的切片,然後丟在嘴裡服下即可。

然而,如今他盤坐在水底,周身都是湖水,自己靠著一層不知道啥東西的薄膜,不僅隔絕了湖水,還保持了呼吸。

他原本以為這層薄膜,是絮亂的靈力雛形遊絲產生的,但現在所有靈力雛形遊絲都已經平息下來了,自己身上的這層薄膜還存在著。

如果是平時,也許石珪會追著研究一下,但如今石珪正在突破煉氣期。這時候,天大的事情,也得往後讓。所以,石珪索性不再去管它,將就著使用到底,一切等自己晉級煉氣期後再說。

但這樣一來,石珪就不敢為了取金足天蠶卵片這種事情,胡亂動作了,如此,這身體上的傷勢,也只能靠體內的靈力雛形遊絲治癒了,至於能治癒多少,也只能看天意了。

此時,石珪心中最著急的事,其實還是突破煉氣期的時間問題,因為不知道時間,他所有的動作都會面臨巨大風險,所以,他也別無選擇,只能稍微思索一下,就要趕快繼續開始動作。

石珪丹田內的靈力雛形遊絲,經過淺藍色珠子的淬鍊,混了不少靈氣,看起來明顯的粗壯了不少,但也短了不少。

如果真要類比,那以前這遊絲,就類似蚯蚓一般,又細又長,而如今卻是,如同樹上的毛蟲一般,又粗又短。

在顯得有些過於寬大的丹田裡,這靈力雛形遊絲,也像如毛毛蟲一般,慢悠悠的圍著淺藍色珠子,不停的蠕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