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湖洗水筆 作品

第六十七章 闢丹田 (上)

關於自己的資質,到底是好還是不好,曾經是一塊壓在石珪心頭的石頭,因為這後面,其實還有關係到程金環、石嶽到底有沒有資質的問題。

假如石珪自己的資質好,那麼現在自己修煉進展緩慢的原因,還可以推給客觀條件,自己如此之好的資質,修煉如此緩慢,那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到後來還停了修行《天水蒙髫觀想吐納法》的程金環、石嶽,還有那麼一絲具備靈根的可能。

如果自己資質很差,那麼如今的現實,其實已經證明程金環、石嶽是不具備靈根的,石珪有些不太敢去想象這個“現實”,因為如今的他真確的感受到了,修仙者的強大,以及悠長的壽命,如果程金環……,他再也不敢往下想象。

所以,他總是在找一個證明“自己資質很好”的證據,本義書對靈覺的“第六感”效應的說明,第一時間,就被他敏感的察覺到了。

在安慰了自己幾句之後,石珪再次燃起了希望,假如程金環、石嶽真有靈根,等戰爭結束,自己回到平蒼縣,一定會督促他們抓緊練習《天水蒙髫觀想吐納法》,爭取早日踏入修仙之路。

深夜寒冷的江風,穿過草甸高高低低的草叢後,已經不太強勁,但其中所含的寒意,卻是沒有半點削弱,如同刀子一般戳在了石珪身上,饒是石珪的身體被靈力雛形遊絲沁潤的孔武健碩,也仍然被這股寒意激的一陣顫抖。

石珪這才從自己有些飄散的念頭中清醒了過來,石珪稍微愣了一下,這才鬆開自己放在小腹前的雙手,一塊有些暗淡的玉石露了出來。

石珪看著手中這塊有些暗淡的玉靈石,心中還是有些一些無奈,自己的又一次嘗試還是失敗了。

原來,天水宗的《太一生水妙化真經》的練氣篇第一層功法,在《天水太一本義書甲卷》的註釋下,其實並不難以理解,按石珪的學習後想法,其中兩個關鍵點,一就是要將自己的“靈力雛形遊絲”,當做刀子、鋤頭一類的工具,在自己體內的小腹開闢丹田,這就需要自己,能用吐納觀想之法,熟練操縱“靈力雛形遊絲”,按照功法要義,開闢丹田。其二是就是將自己的“靈力雛形遊絲”經過丹田煉化之後,再與靈覺相合,而後生成神識,再用神識在頭顱撐開識海,這才算進入了煉氣期。

單單先說這開闢丹田的功夫,並不完全是個考效靈力操縱的活計,還是個大力出奇跡的活計,也就是說只要“靈力雛形遊絲”足夠強大,即便操縱“靈力雛形遊絲”生疏一些,也不要緊,無外乎就是多花些時間和靈力,也能完成開闢丹田的任務。

如果這都不行,那就讓自己的“靈力雛形遊絲”完全絮亂,然後可以藉助靈力絮亂的暴虐,來開闢丹田。

按照石珪的猜想,自己在引氣入體階段花費的太長,那麼肯定在某些方面,肯定會比那些三五天內就跨入煉氣期的人,差很多。

但哪方面會差,他又沒有個比較的對象,《天水太一本義書甲卷》的註釋裡,也看不出到底需要多少“靈力雛形遊絲”。

所以,他只能儘可能的多做些準備,先假定認為自己在每個方面都很差,這樣才不會因為疏忽遺漏,導致自己準備不足。

按他的設想,在開闢丹田的這個時候,只要能保證足夠的靈氣,即便自己“靈力雛形遊絲”弱一些,或是操縱能力上差一些,也可以憑藉水磨工夫成功開闢丹田。

於是,他藉著從《天水太一本義書》學來的知識,把從那個胖茶商身上繳獲而來的玉靈石,取出來握在手心裡,當做自己的靈力後備。

但事實很殘酷的證明,他那些刻意保存的天馬行空念頭,成為了他自己絆腳石,每每當他要在開始運行功法的關頭,這些念頭也就在石珪腦海裡閃現。

所以,他也不得不調整策略,他把那塊有些暗淡的玉靈石,放入自己胸前的內包,又順手掏出了那顆淺藍色的珠子,他把珠子捏在手指尖,感受著那珠子傳來的冰涼之感,心中不由得又嘆了一口氣。

原本這淺藍色珠子,能夠吸取靈氣,淬鍊自己的靈力雛形遊絲,原本是最適合不過輔助之器,但偏偏這珠子能安神定氣,按他自己的猜想,只怕和那識海開闢之事,有些不合。

原來《太一生水妙化真經練氣篇》裡說,這靈力雛形遊絲,要在新生的丹田內淬鍊一番,成為最接近靈力的能量之後,藉著平日觀想之法,逆衝而上,與靈覺相混,生成神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