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

    至少吳天對於這種變化看起來無動於衷,一點都沒有插手改變璐瑤的意思。

    聽到她興致勃勃的提起這些,吳天只是根據璐瑤描繪出的內容,述說主觀感受。

    “首先,你說的那不叫流浪兒,那叫乞丐,不用總想著一些體面的詞彙來代替客觀事實,沒有那個必要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,那個乞丐只是缺乏規劃人生的概念,因為突然暴富所以迷失了方向,迷茫之下做出最本能的反應罷了。”

    “在他看來酒樓裡的飯菜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,或許他把你當成了老天對他的補償,下意識地用這筆錢彌補人生中的那些遺憾。”

    “但很顯然,他有些用力過猛了,所以才會給你感覺奇怪,無法理解他的行為。”

    聽到這裡,璐瑤多多少少能夠理解乞丐的心路歷程了。

    但光是這些還不足以滿足她的好奇心,璐瑤又接著問:“那他日後會怎麼樣,他能夠用那一所房子讓自己過正常一點的生活嗎?”

    “很難,或者說幾乎不太可能。”

    吳天對此表示十分悲觀,且並不認為璐瑤的所作所為能對乞丐的人生起到什麼幫助。

    “那個乞丐欠缺的是正確的人生觀,而不是一比不知來歷的鉅款,你給錯他東西了,他的人生不會因此出現任何的改變,有可能會變得更糟。”

    “哦,原來是這樣,看來我又做錯事情了。”璐瑤一臉若有所思,看起來並不像是反省自己的行為,而是在不斷的修正她對“人”這(bafb)種生物的看法。

    其實璐瑤的這些變化吳天都能理解。

    當一個人過分關注人性,去觀察它、剖析它、試圖去理解它的時候,都會變得冷漠以及……對人感到絕望。

    從絕對善良的角度出發,去觀察一個人,哪怕這個人素有盛名的名士,一旦看到他身上的陰暗處,還是會忍不住覺得這就是個人渣。

    這並非是那個人沽名釣譽,而是活在世上的絕大多數人,在心存善心者看來那就是人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