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里人家 作品

273. 掃把星2 補二更

    身後的阮母看著前親家遠去的背影,只當是一隻落敗的公雞。

    “還愣著幹嘛,馬上吃飯了,趕緊去拾點柴火。”無人處,她面上才帶上一絲落寞。

    阮柔回來的時候,只聽得阮母說起自己的勝利事蹟,至於其他的,則一概沒提,她也不好問。

    原本這件事就算了了,但沒過一陣子,周大伯又帶著小孫子上門。

    周大伯家攏共只得一兒一女,家中的糧鋪自然由兒子繼承。偏下一代得了兩個孫子,大孫子今年八歲,性子機敏,已經跟在店裡跑前跑後,日後定然要接家裡的鋪子。五歲的小孫子卻仍是憨吃酣睡,萬事不愁。

    兒孫多本是好事,可家產不夠分,就顯得不美了。

    周大伯早就為此發愁,在鎮上尋摸收學徒的。

    奈何這年頭,學徒不好當,五歲去、十五歲都不定能出師,期間師傅家管吃管住、沒有工錢,挨打受罵都是常有的,除了能學一門手藝,比賣身為僕也好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周大伯家不缺吃不缺喝,兩個孫子都是當寶貝養大的,又哪裡捨得送去吃苦受罪。

    這不,從隔壁街的二弟那裡聽前侄媳婦來鎮上當學徒了,一開始只當個笑話聽。可後來再琢磨琢磨,又去打聽了一番制香的手藝傳承,就動心了。

    周大伯到底是在鎮上做生意多年的,有幾分見識,為人處事比周母不知強了多少,求人辦事,自然有求人辦事的姿態。
他特意備了厚禮,帶著小孫子一起上了阮家的門,態度客客氣氣,一點不提曾經周家的事,只請著幫忙說項說項。

    奈何還是那句話,阮柔自己都是個小學徒,哪裡能做得了東家的主,便也只能禮貌回絕。

    周大伯倒沒為此生氣,只是兩家本就沒有什麼交集,之後也只當陌路人。

    再就是周母上門非要她回去上香的事了。

    阮柔臘月二十三就從鎮上回來,大家都看在眼裡,不好對外明說自己不樂意,扯了鎮上師傅的大旗,也只能做戲做全套,臘月廿八這天一大早就溜了。

    “嗨,你說這孩子,大過年的,沒心沒肺。”

    阮父也笑:”隨她吧。孝敬師傅也沒錯,人梨師傅第一次在這裡過年,她做徒弟的幫忙看看,也是好的。\

    “敢情你們父女才是一邊的。”阮母道,”待會周家要是來人,你自個跟人說去,我可不出面。“

    聞言阮父再不敢回嘴,臘月二十五他就收工了,如今無事可幹,擔心對上週家的,只能悄悄溜到老夥計家裡閒嘮嗑。

    小石頭也早不見了人影,不知上哪家討食去了,阮母認命在灶頭前忙活起來,不一會也該有小孩子上門,她的零嘴還沒準備好呢。

    周母幾次遇挫,如今也學聰明瞭。

    要給兒子上香的大日子,她頭天晚上淨琢磨前兒媳這回事,一宿都沒怎麼睡,外面公雞剛打鳴她就起了。

    推推身旁熟睡的周父,”起來了,今天一大堆事情要忙呢。“

    周父睜眼,瞧見外面還是一片漆黑,抱怨道:”要起這麼早嗎?“

    ”要!“時辰都選好了。